中医古籍
  • 《医学微生物学》 [附]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按生物分类学标准,分类应能反映生物体的进化与种系发生的关系。但病毒不可能按这个原则分类,一般仍按病毒鉴定等的实际需要而分类。

    各种生物体均可有病毒寄生。已知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放线菌病毒及细菌病毒(即噬菌体)。医学上重要的病毒有500种左右,其中有不少对人类有致病力。有些病毒也能在节肢动物中增殖(如虫媒病毒)。目前通过的分类法是将支物病毒分为脱氧核糖病毒(Deoxyriboviruses 简称DNA病毒)与核糖核酸病毒(Riboviruses 简称RNA病毒 )两大类。再按病毒的理化性状分为若干科(族属)(表21-2)。

    表21-2 按病毒理化及生物性状的分类(供参考)

    核心中的核酸衣壳的对称性囊膜对乙醚敏感性壳微粒数 目病毒体大小(nm③)核酸分子量(×106)核酸物理学形式基因数(约数)病毒科名DNA病毒20面体
    对 称-不敏感32
    72
    25218~26
    45~55
    70~901.5~1.8
    3~5
    20~30单 股
    双股环状
    双 股3~4
    5~8
    30小DNA病毒科(Parvoviridee)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Papovaviridae)
    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敏感162
    ?100④
    4290~130
    2.1双 股
    环状双股160
    7疱疹病毒科(Herpetoviridae)
    嗜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复合
    对称复合外壳①230~300130~240双 股300痘病毒科(Poxviridae)RNA病毒20面体对称-不敏感32
    ?②20~30
    60~802~2.8
    12~19单 股
    双股分段4~6
    10~12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
    吸肠弧病毒科(Reoviridae)+敏感3240~70
    40~503~4
    3~4单 股
    单 股10
    10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
    黄病毒科(Flaviviridae)螺旋对称+敏感90~100
    80~120
    150~300
    70~1756~15
    5
    5~8
    3~4单股分段
    单股分段
    单 股
    单 股23
    10
    >10
    5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
    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
    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不明或复合对称+敏感50~300
    80~130
    ~1003~5
    9
    7~10单股分段
    单 股
    单股双倍10
    30
    20~30沙粒状病毒科(Arenaviridae)
    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

    说明:①正痘病毒(Orthopoxvirus)包括天花、类天花、牛痘、牛痘苗、兔痘、猴痘及鼠脱脚病等病毒皆对乙醚有抵抗性,而其他的痘病毒则对乙醚敏感。

    ②呼肠病毒(Reovirus)有一个外衣壳和一个内衣壳。内壳有32个壳微粒,外衣壳的壳微粒数目则未确定,认为总共有92个壳微粒。

    ③病毒体大小是指直径或直径×长度。

    ④脱去囊膜的裸露病毒体,其核衣壳的直径为100nm,但有囊膜的病毒体则可大至200nm。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周扬俊
  • 作者:
    元简
  •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作者:
  • 作者:
    尤怡
  • 作者:
    尤怡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