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微生物学》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或稍弯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此菌属的最显着的特性为其胞壁中含有大量类脂,可达菌体干重的40%左右,故生长形成粗糙的畏水性菌落,而且也难以用一般染料染色。然而若设法使之着色后,又不易以含菌有3%HCI的酒精脱色。这种能抵抗盐酸酒精脱色的细菌称为抗酸杆菌。本菌属种类颇多,有致病性非致病性两大类。引起人类中的疾病中:(1)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和几种非典型分枝杆菌所致的感染;(2)麻风病。这些感染多数为慢性感染过程,长期迁延,并有破坏性的组织病变。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
  • 作者:
  • 作者:
    罗浮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