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影像学》 第一节 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骨关节的X线检查主要用摄片,不用透视。只在火器伤寻找异物与定位时和在外伤性骨折与脱位进行复位时采用。

    摄影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任何部位,包括四肢长骨、关节和脊柱都要用正、侧两个摄影位置。某些部位还要用斜位、切线位和轴位等;②应当包括周围的软组织。四肢长骨摄片都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在行脊柱摄影时,例如摄照腰椎应包括下部胸椎,以便计数;③两侧对称的骨关节,病变在一侧而症状与体征较轻,或X线片上一侧有改变,但不够明显时,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摄照对侧,以便对照。

    二、特殊检查

    (一)体层摄影 在骨关节本身结构复杂或同其他结构重迭的部位,体层摄影可使结构显示清楚。对骨病亦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

    (二)放大摄影 使用微焦点X线管通过X线影像的直接放大,可观察骨骼细微结构和轻微变化。多用于检查局部骨小梁结构和小的骨关节。

    三、造影检查

    (一)关节造影 关节间隙为关节软骨和少量滑液构成,在相对的关节软骨之间还有解剖上的关节间隙,同其组成的骨骼有明显的对比,因此,关节间隙变窄、增宽和骨性关节面破坏、硬化,平片可清楚显示出来。但关节内的软骨盘、关节囊、滑膜及韧带等均为软组织,彼此间密度一致,在平片上缺乏对比,这些软组织的损伤和病理改变需向关节腔内注入造影剂,形成人工对比才能观察,即关节造影(arthrography )。

    关节造影一般用气体作为造影剂,或用有机碘水剂注入关节腔内。也可同时注入有机碘水剂和气体行双重造影。

    (二)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多用于肢体动脉。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恶性肿瘤后的鉴别,对后者,根据肿瘤的血管形态改变、肿瘤血流情况和邻近血管的移位等进行诊断。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禄、徐师曾撰
  • 作者:
    翟良
  • 作者:
    张三锡
  • 作者:
    钱峻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