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小便不禁不自觉,赤者为热白者虚;
实热,乃膀胱火动,四苓散合三黄汤,加五味子、山茱萸少许;虚热,四苓散合四物汤,加山栀、升麻。虚乃肾与膀胱气虚,十全大补汤加益智仁,或缩泉丸、大菟丝子丸、二苓丸。遇夜阴盛愈多,内虚自汗者,秘元丹;内虚湿热者,肾气丸,八味丸减泽泻、附子,加五味子、杜仲、故纸,倍山茱萸;内虚寒冷者,古桂附汤、大菟丝子丸加肉桂。
心脾劳者频频少,
轻于不禁,劳心者,妙香散、桑螵蛸散;劳役伤脾者,补中益气汤。脾约证见伤寒。
不约多遗或沥余。
下虚内损,则膀胱不约,便溺自遗,或尿后余沥,皆火盛水不得宁,治宜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为主,而佐以牡蛎、山茱萸、五味子之类,不可温药,古方补阴丸最妙。妇人产后伤胞,小儿胞冷,鸡 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