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牛乳甘寒补血虚,清热止渴润肌肤,羊乳性温补肾气,更润心肺咬蜘蛛,酥酪醍醐俱乳作,马驴乳同治热躯。
《千金方》云∶奶酪酥爆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多食亦令人膨胀泄利,脏寒冷气人禁服。
牛乳,无毒。补虚羸,解热毒,养心肺,止烦渴,润皮肤。煎荜茇服,治气痢。凡服乳,必煮一二沸,停冷服之,热食即壅,不欲顿服,欲得渐消。与酸物、生鱼相反,令人腹中结癖。凡用牛乳、屎、尿,黑牛胜黄牛。
羊乳,甘,无毒。补肾虚,益精气,仍润心肺,止消渴,利大肠;兼治卒心痛及男妇中风,小儿惊痫,口疮舌肿;又蜘蛛咬,腹大如孕,遍身生丝,生饮之即愈。蜒蚰入耳,取灌耳中即化成水。马驴乳,性治大同。酥,味甘,微寒。白肥,补五脏,除肺痿心热吐血。酪,味甘、酸,寒,无毒。主热毒,止渴,除胸中虚热,膈痛。
身面上热疮,丹疹,和盐煮热摩之。余与牛、羊乳治同。醍醐,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酪,其面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性滑,以物盛之皆透,惟鸡子壳及葫瓢盛之不出。味甘,平,无毒。治一切肺病咳嗽,脓血不止,及风湿痹气,皮肤瘙痒,通润骨髓,止惊悸,明目,补虚,其功优于酥也。乳腐,微寒。润五脏,利大小便,益十二经脉,微动气。小儿赤白痢,细切醋浆水煮二十余沸食之,效。以上四种,乃牛乳、羊乳、马乳,或各或合为之。四种之中,牛乳为上,羊次之,马又次之,而驴乳性冷,不堪入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