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寒,有毒。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病,发虚热破腹,脚手无力;少食除烦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间壅塞气,兼主口鼻疮。《衍义》云∶贫士暑月多食避暑,至深秋作痢难治,为其损阳气故也。叶,治人无发,捣汁涂之即生。子,止女子月经太过。去油,为末,水调服之。野甜瓜,又名马剥儿。味酸,似家甜瓜,治噎膈有功。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甘,寒,有毒。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病,发虚热破腹,脚手无力;少食除烦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间壅塞气,兼主口鼻疮。《衍义》云∶贫士暑月多食避暑,至深秋作痢难治,为其损阳气故也。叶,治人无发,捣汁涂之即生。子,止女子月经太过。去油,为末,水调服之。野甜瓜,又名马剥儿。味酸,似家甜瓜,治噎膈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