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灌木)滋肾阴过服骨痿
楮实(专入肾)。书言味甘气寒。虽于诸脏阴血有补。得此颜色润。筋骨壮。腰膝健。肌肉充。水肿消。以致阴痿起。阳气助。是明指其阳旺阴弱。得此阴血有补。故能使阳不胜而助。非云阳痿由于阳衰。得此可以助阳也。若以纯阴之品可以补阳。则于理甚不合矣。况书又云骨鲠。可用楮实煎汤以服。及纸烧灰存性调服。以治血崩血晕。脾胃虚人禁用。久服令人骨痿。岂非性属阴寒。虚则受其益。过则增其害之意乎?软骨之说。未尝不是。取浸水中不浮者酒蒸用。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灌木)滋肾阴过服骨痿
楮实(专入肾)。书言味甘气寒。虽于诸脏阴血有补。得此颜色润。筋骨壮。腰膝健。肌肉充。水肿消。以致阴痿起。阳气助。是明指其阳旺阴弱。得此阴血有补。故能使阳不胜而助。非云阳痿由于阳衰。得此可以助阳也。若以纯阴之品可以补阳。则于理甚不合矣。况书又云骨鲠。可用楮实煎汤以服。及纸烧灰存性调服。以治血崩血晕。脾胃虚人禁用。久服令人骨痿。岂非性属阴寒。虚则受其益。过则增其害之意乎?软骨之说。未尝不是。取浸水中不浮者酒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