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求真》 牛膝

    作者: 黄宫绣

    (隰草)引入下部经络血分

    牛膝(专入肝肾)。苦酸而平。按据诸书。虽载酒蒸温补肝肾。强健筋骨。凡足痿筋挛。阴痿失溺。久疟下痢。伤中少气。治皆有效。又载生用则能活血。破瘀消肿。治痛通淋。引药下行。(淋属热。至其茎痛不可忍。手按热如火烁。血出鲜红不黯。淋出如砂如石。脐下妨闷。烦燥热渴。六脉沉数有力。淋属虚致。其茎多不见痛。即痛或喜手按。或于溺后才痛。稍久则止。或登厕小便涩痛。大便牵痛。面色痿黄。饮食少思。语言懒怯。六脉虚浮无力。淋属虚实兼致。其茎或见痛极。六脉弦数而按不甚有力。饮食少思而神不见昏倦。溺即滴点不断。而出则无砂石膏血。脉即虚软无力。而血反见鲜润。腹即胀硬不消。而气短结。牛膝虽淋症要药。然亦须审虚实权衡。不可尽以牛膝治也。)然味薄气浓。性沉。炙滑。用于下部经络血分舒气则可。若使肺分气薄遗脱泄泻。则又当知忌戒。不可因其气虚而概用之。(时珍曰。牛膝乃足厥阴少阴所主之病。大抵得酒则能补肝肾。生用则能去恶血。二者而已。其治腰膝骨痛足痿阴消失溺久疟伤中少气诸病。非取其补肝肾之功欤!其治症瘕心腹诸痛痈肿恶疮金疮折伤喉齿淋痛尿血经候胎产诸病。非取其去恶血之功欤!)出于川者性味形质虽与续断相似。服之可无精滑之弊。然肝主司疏泄。肾主闭藏。此则疏泄独具而鲜固蛰。书云益肾。殊觉未是。杜牛膝气味更凉。嚼之味甘而不苦。主治多是解毒破血。泻热吐痰。(如溺闭症见气喘面赤有斑。用杜牛膝浓煎膏饮。下血一桶。小便通而愈。又不省人事。绞汁入好酒。灌之即苏。以醋拌渣敷项下。惊风痰疟。服汁能吐痰涎。喉痹用杜牛膝捣汁。和米醋半盏。用鸡翅毛蘸搅喉中以通其气。)较之川牛膝。微觉有别。牛膝出西川及怀庆府。长大肥润者良。下行生用。入滋补药酒蒸。恶龟甲。畏白前。忌牛肉。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
  • 作者: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