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入门》 形色脉相应总诀

    作者: 李橚

    形健脉病患不久,形病脉健亦将危。

    假如健人诊得浮紧而涩,似伤寒太阳经病脉,其人虽未头痛发热恶寒,此则不久即病,病即死也,谓之行尸。又如十五动一止一年殂,其人虽未病,期应一年,病即死也。病患脉健者,假如形容羸瘦,精神枯槁,盗汗不食,滑泄不止者,劳损之症,而脉反见洪健者亦死。

    色脉相生病自已,色脉相胜不须医。

    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盖四时之色,仍以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例看假令色红心病,热痰火癫狂斑疹等症,其脉当浮大而散。色青肝病,胁痛干呕便血等症,其脉当弦而急。色黄脾病,湿热、肿胀伤食、呕泄、关格等症,其脉当中缓而大;色白肺病,气喘、痰饮、痿悴、咳嗽等症,其脉当浮涩而短;色黑肾病,腰脚疝瘕、淋浊、漏精等症,其脉当沉濡而滑。

    其间多动则为虚为火,静则为寒为实,皆当与脉而言之也。又五色应五脏,间有绿色,乃任督阴阳会也。

    肥人沉结瘦长浮,矮促长疏尽莫违。

    肥人肉浓,脉宜沉结;瘦人肉薄,脉宜浮长。人形矮则脉宜短促,人形长则脉宜疏长。相违相反而又不和者皆死。非但形体相应,虽皮肤滑涩宽紧,亦宜与脉相应在。经言∶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是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吴普
  • 作者:
    吴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