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在控制具有免疫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起重要作用。抗原致敏的T细胞只能特异地杀伤、溶解带有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并受MHC限制。可包括MHCⅠ类抗原限制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MHCⅡ类抗原限制的CD4+辅助性T细胞(TH)。若要诱导、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肿瘤抗原须在细胞内加工成肿瘤肽,然后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共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而被CD8+CTL识别。或者先从肿瘤细胞上脱落下,然后由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加工成多肽分子,再由细胞表面的MHCⅡ类抗原分子呈递给CD4+TH细胞。目前认为,激活T细胞需要双重信号刺激(见图11-3),T细胞抗原受体与肿瘤抗结合后,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由APC上的某些分子如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s,ICAMs)、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ymphocytefunction associatedantigen3,LFA-3)、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B7等与T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可向T细胞提供活化的第二信号。在提供T细胞活化的膜分子中,B7分子研究得较清楚。B7可与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即CD28/CTLA-4相结合,B7起到与抗原共同刺激T细胞的作用。由于肿瘤细胞虽可表达MHCⅠ类抗原分子,但缺乏B7分子,故不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CD8+CTL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有二:一是通过其抗原受体识别肿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并在TH细胞的辅助下活化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二是活化的CTL可分泌淋巴因子如γ干扰素、淋巴毒素等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CD4+T可产生淋巴因子增强CTL的功能并可激活巨噬细胞或其他APC,从而参与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