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暑热发于季夏.此其常也.亦有伏藏日久.留于少阳胸胁部分.以致微寒微热.恶心自汗.小便短少.脉来沉弦细数.即其候也.宜用香茹六君子汤.若脉不甚虚者.去参术名香茹二陈汤.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暑热发于季夏.此其常也.亦有伏藏日久.留于少阳胸胁部分.以致微寒微热.恶心自汗.小便短少.脉来沉弦细数.即其候也.宜用香茹六君子汤.若脉不甚虚者.去参术名香茹二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