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伤暑,脉洪而虚。
大蒜新汲水方
治中暑法。
大蒜一把,同新黄土研烂。以新汲水和之,滤去渣,灌入即活。凡中暑伤者,不可便与冷物。俟稍苏,方可投冷物,则中气运动无患也。
田中干泥圈脐方
治中暑昏眩,烦闷欲绝,急救法。
取田中干泥,做一圈,堆在病患肚上。使少壮人撒尿于泥圈肚脐中,片时即得生苏矣。
后不可饮冷汤,须进温米汤。
丝瓜白梅方
治中暑霍乱。
丝瓜叶(一片) 白霜梅(一枚,并核中仁)
上同研极烂,将新汲水调服。入口立瘥,切不可饮热汤。
陈皮藿香汤
治伤暑急暴霍乱吐泻方。
陈皮(五钱) 藿香(五钱)
上用土澄清水二杯,煎一杯,服之立愈。
扁豆饮
治伤暑。
取扁豆叶捣汁一碗,饮之立愈。
盐姜汤
治伤暑霍乱,上不得吐,下不得泻,身出冷汗,危在顷刻者。
食盐(一两) 生姜(五钱,切片)
同炒变色,以水一大碗煎服,吐出自愈。不可热服,好后切不可遽吃饭食,俟饿极后,方可吃稀粥。
取新汲水法(俱见《种福堂》)
治中暑昏眩,烦闷欲绝。急救,挖地深三尺,取新汲水倾入坑内,搅浊,饮数瓯即愈。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论, 论后附方.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伤暑,脉洪而虚。
大蒜新汲水方
治中暑法。
大蒜一把,同新黄土研烂。以新汲水和之,滤去渣,灌入即活。凡中暑伤者,不可便与冷物。俟稍苏,方可投冷物,则中气运动无患也。
田中干泥圈脐方
治中暑昏眩,烦闷欲绝,急救法。
取田中干泥,做一圈,堆在病患肚上。使少壮人撒尿于泥圈肚脐中,片时即得生苏矣。
后不可饮冷汤,须进温米汤。
丝瓜白梅方
治中暑霍乱。
丝瓜叶(一片) 白霜梅(一枚,并核中仁)
上同研极烂,将新汲水调服。入口立瘥,切不可饮热汤。
陈皮藿香汤
治伤暑急暴霍乱吐泻方。
陈皮(五钱) 藿香(五钱)
上用土澄清水二杯,煎一杯,服之立愈。
扁豆饮
治伤暑。
取扁豆叶捣汁一碗,饮之立愈。
盐姜汤
治伤暑霍乱,上不得吐,下不得泻,身出冷汗,危在顷刻者。
食盐(一两) 生姜(五钱,切片)
同炒变色,以水一大碗煎服,吐出自愈。不可热服,好后切不可遽吃饭食,俟饿极后,方可吃稀粥。
取新汲水法(俱见《种福堂》)
治中暑昏眩,烦闷欲绝。急救,挖地深三尺,取新汲水倾入坑内,搅浊,饮数瓯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