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易读》 诸水四百十三

    作者: 汪讱庵

    获时有子,立春日雨水,夫妻各服一杯,入房,当生子得时。(验方第一。)

    腋下赤肿,冬洗眼退赤,腊雪水洗之。(第三。)

    衄血不止,新汲水随左右洗之。(第四。)

    信石毒,多饮新汲水,得吐出良。(第五。)

    中蒙汉药,服新汲水解。(第六。)

    烧酒醉死,以新汲水浸其发,以故帛浸湿贴其胸,仍细细灌之。(第七。)

    霍乱转筋,以器盛热汤熨之。(第八。)

    忤恶猝死,同上,熨腹。(第九。)

    服热药闷乱,地浆水服。(第十。)

    热渴烦闷。同上。(十一。)

    吐血不止,甘澜水煎拣砂,或煎半夏,煎服,长流水入蜜一两,扬二百四十遍。(十二。)

    目睛突出,一、二寸,新汲水灌渍睛中,数易之,自入。(十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