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杨(五六)久病痰哮.深秋复发.急宜温通.
川桂枝(一钱) 橘红(一钱) 杏仁(一钱) 制麻黄(七分) 茯苓(二钱) 淡干姜(二钱) 炙草(四分)
□
凌(六一)阳衰痰哮.气喘背寒.拟温通法.
粗桂枝(一钱) 制麻黄(五分) 炙草(五分) 杏仁(三钱) 橘红(一钱) 茯苓(三钱) 淡干姜(一钱)五味子(一钱五分)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杨(五六)久病痰哮.深秋复发.急宜温通.
川桂枝(一钱) 橘红(一钱) 杏仁(一钱) 制麻黄(七分) 茯苓(二钱) 淡干姜(二钱) 炙草(四分)
□
凌(六一)阳衰痰哮.气喘背寒.拟温通法.
粗桂枝(一钱) 制麻黄(五分) 炙草(五分) 杏仁(三钱) 橘红(一钱) 茯苓(三钱) 淡干姜(一钱)五味子(一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