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鹅肉(《名医别录》)

    【基原】为鸭科动物鹅的肉。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

    【功效】益气补虚,和胃止渴。

    【应用】

    1.中气不足,消瘦乏力,食少:鹅一只去毛杂,黄芪、党参、淮山药各30g,共煮熟后食之。(《家庭食疗手册》)

    2.气阴不足,口干思饮,乏力,气短,咳嗽,纳少等:鹅肉250g,瘦猪肉250g,淮山药30g,北沙参15g,玉竹15g,共煮食用。(《补药和补品》)

    【使用注意】

    湿热内蕴者勿食。

    【按语】

    补益及治消渴以白鹅为佳。不宜过量食用,食多则不易消化。

    【参考文献】

    1.《本草拾遗》:“主消渴,煮鹅汁饮之。”

    2.《随息居饮食谱》:“补虚益气,暖胃生津。性与葛根相似,能解铅毒。”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