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玉蜀黍(《本草纲目》)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

    【异名】玉米、苞米。

    【性味归经】甘,平。入大肠、胃经。

    【功效】调中和胃,利尿排石,降脂,降压,降血糖。

    【应用】

    1.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玉米1份、水3份,煎汤代茶或同玉米须煎服。(《中华医药杂志》1956.10)

    2.高血压,高血脂症:玉米油烹菜,玉米须煎汤代茶。(《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3.糖尿病:玉蜀黍500g,分四次煎服。(江西《锦方实验录》)

    4.小便不利、水肿:玉米粉90g,山药60g,加水煮粥。(《食疗粥谱》)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食后易腹泻。

    【现代研究】

    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是胆固醇吸收的抑制剂。玉米须含维生素K、谷氨酸、木聚糖、葡萄糖、有机酸等,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

    【按语】

    玉米中含大量B族维生素,能增食欲,健脾胃。利尿以玉米须为佳,降脂作用以玉米油为佳。

    【参考文献】

    1.《本草推陈》:“煎服有利尿之功。”

    2.《本草纲目》:“调中和胃。”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