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眼科学》 [附] 沙眼的病因、诊断

    一、病因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眼病。此病原体在1955年由我国首先分离培养成功,解决了长期悬而未解的沙眼病因问题。这种沙眼衣原体不耐高温,在70℃温度下,可在1分钟内被杀死。75%酒精、0.1%福尔马林、0.1%石碳酸等皆可迅速杀灭它,而紫外线、肥皂液却无作用。药物方面,磺胺醋酰钠有一定抑制作用。抗生素中,除链霉素、新霉素等外,其它大多数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二、诊断要点

    (一)上睑结膜及上穹窿部有乳头增生、滤泡及血管模糊。

    (二)在放大镜或裂隙灯下检查可见早期角膜上缘血管翳。

    (三)上穹窿和上睑结膜出现条状或网状瘢痕。

    (四)睑结膜上皮细胞刮片发现包涵体,或鸡胚或组织培养分离出衣原体。

    [文献摘要]

    《审视瑶函·椒疮症》:“此症生于睥内,红而坚者是。有则沙擦难开,多泪而痛。……俗皆以龙须灯心等物,出血取效。殊不知目以血为荣,血损而光华有衰弱之患。轻者只宜善治。至于瘰瘰连片,疙瘩高低不平,及血瘀滞者,不得已而导之,中病即止,不可太过。”

更多中医书籍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
  • 作者:
    陈修园
  • 作者:
  • 作者:
    陈会撰、刘瑾补辑
  • 作者:
    吴亦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