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查古籍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甘,温,无毒。治血淋血崩,止消渴反胃。疗诸疳疮,杀诸蛔虫。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二枚出二头也。
痘疮疳蚀,脓水不止,用一枚,白矾末填满, 枯为末,搽之神效。(验方第一。)
口舌生疮,五枚,包硼砂瓦上焙焦,为末搽之,效验如神。(第二。)
反胃吐食,十枚,煎汁烹鸡子三个食之,酒下神效。(第三。)
妇人断产,蚕子故纸一尺,烧末酒下,终身不产。即蚕之运也。(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