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夫嗽者,古人所谓咳是也。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又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由是观之,皮毛始受邪气,邪气先从其合,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外则六淫所伤,内则七情所感,连滞岁月,致伤五脏,遂成劳咳者多矣。且伤于风者,憎寒身热,自汗恶风而咳;伤于寒者,憎寒身热,无汗恶寒而咳;伤于暑者,烦渴引饮而咳;伤于湿者,骨节烦疼,四肢重着而咳。喜伤心者,喉仲介介如梗状,甚者咽肿喉痹,谓之心咳;怒伤于肝者,两胁下痛,甚则两下满,谓之肝咳;思伤脾者,右胁下痛,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谓之脾咳;恐伤于肾者,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谓之肾咳;忧伤于肺者,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谓之肺咳。脏咳不愈,则腑受之。心咳不已,小肠受之,咳与气俱失;肝咳不愈,胆受之,咳呕胆汁;脾咳不愈,胃受之,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肺咳不愈,大肠受之,咳而遗矢;肾咳不愈,膀胱受之,咳而遗溺;久咳不愈,三焦受之,咳而腹满,不欲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又况房劳过度,饥饱失宜,疲极叫呼,劳神伤心,皆令人咳。夫咳嗽之脉,浮大者生,沉小伏匿者死。治疗之法,当推其所自而调之,无不效者矣。今人治咳多喜用罂粟壳、乌梅之类,殊不知罂粟壳其性紧涩,乌梅味酸,乃伤脾之剂,脾胃壮实者,服之犹可,脾胃稍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