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易读》 山栀子三百十八

    作者: 汪讱庵

    炒则不吐。

    苦,寒,无毒。入心、肺、肝、脾、膀胱经。降心火而通小便,利五淋而泻三焦。止吐衄淋痢诸血,清肺胃头目诸热。烦恼懊 之疾,损伤血瘀之 。善吐胸膈浊瘀,最退皮肤熏黄。

    生南阳川谷。九月采实。今处处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浓硬,二三月白花六出,甚香痢下鲜血,烧灰,水下。(验方第一。)

    酒毒下血。同上。(第二。)

    衄血,烧灰,水下。(第三。)

    血淋涩痛,生末、南滑末,葱汤下。(第四。)

    霍乱转筋胀满,未得吐下。烧末酒下立愈。(第五。)

    冷热腹痛,同川乌丸服,姜水下。痛在下而热在上是也。(第六。)

    心下热痛,炒七枚为末,姜水下,立效。(第七。)

    折伤肿痛,同白面捣敷,甚效。(第八。)

    水肿兼热,炒末。每米汤下二钱。(第九。)

    冲发心胁刺痛,缠绵无时,五尸疰病也。烧末,水下。(第十。)

    汤烫火烧,同鸡子白扫之。(十一。)

    酒 鼻,炒末,黄蜡丸弹大,每茶下一丸。忌煎炙物,忌酒。(十二。)

    栀子豉汤山栀 香豉水煎,取吐。治胸中窒、烦热。又治虚烦不眠,懊 。(诸方第一。)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陈三山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
  • 作者:
    顾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