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一草亭目科全书》 目议

    作者: 邓苑

    黑珠属肝,肝为木也,东方属木木生风,在脏为肝应目中,暴怒不常生内郁,更因风热翳侵瞳,其症因恼怒不常,劳役过度,外感风寒,内伤色欲,以致头目眩晕,视物不明,日久不治,遂成昏暗等症。

    大小 属心,心为火也,心居包络名君主,血逐火奔眼内凝, 头大小分虚实,远视还同是火星,其症因忧愁烦劳,悲苦思虑,内伤于心,外攻于目,赤筋灌瞳, 肉攀睛,日久不治,渐至失明等症。

    上下胞属脾,脾为土也。太阳属土主脾元,积热相干病有源,上下胞睑肿又赤,挑针时发蒂依存。其症因多食热物炙 辛酸,壅热在内,瘀血肿痛,粟沙隐涩,日久不治,以致烂弦倒睫,缠绵不已等症。

    白珠属肺,肺为金也。肺脏停留心热攻,双睛微见绛纱笼,但宣肠胃辛凉剂,方解昏昏似火红。其症因凌霜冒雪,饥饱失常,风邪外受,内热上攻,日久不治,以致视物不明,变成白膜遮睛,疼痛难开,冲风出泪等症。

    瞳人属肾,肾为水也。又通胆窍,此水木有相生之义,肝肾有同治之方。肾胆同源精自华,阴虚火旺便生花,上冲神水还成绿,急养化源不用嗟。其症因嗜欲无厌,房劳过度,大惊伤神,大恐伤志。水火既亏,阴阳渐损,冷泪流于脸上,飞花越于目前,绿水灌瞳,青盲内障等症。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作者: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