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一草亭目科全书》 张序

    作者: 邓苑

    昌黎韩子曰∶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旨哉斯言,千载上下赖继续,不然,前之人苦心积虑而有所成者,后之人漠而视其殄灭澌尽。不承往古,以开示来兹,几何不胥天下而盲哉。是故抱残守缺之君子,尤于绝学三致其意焉,良有以也。史迁着书成,其自序则曰藏之名山,传诸其人。嗟乎,其人岂易得哉。妫川胡公芝樵者,好学而慕古,博艺而多能。惟博艺也,故惜艺如命;惟慕古也,故惧古就湮。所学所能,余望其洋而莫测其涯 矣。今特于其校刊启蒙真谛也。蠡举一勺,愿与天下共测之,《启蒙真谛》者,妫川总括两家目科名之也。其一清江邓博望先生着,有《一草亭目科全书》,原简残缺,其一不知何许人着,有《异授眼科》,留于天壤间,有扫云之巧,有拨雾之奇,康熙朝,年公希尧举邓书而重刊,又异授而创刻之。今遍求之不能得其本,惜哉惜哉,其学绝矣哉。余赋性疏狂,不甘牖下处,好游也久矣,交士大夫亦多矣。所过而见者,锦绣之华丽,珍宝之充盈,光怪陆离,骇耀俗耳目,则往往皆是。然余视之蔑如也,两目直若盲,夫余不盲于目,而若盲于目,则知彼不盲目,而实不特盲目,且盲于心矣。悲哉悲哉,是谁使之胥世之寡识者,而竟盲之哉。光绪庚辰春,余下龙眠,入于闽,一见辄相得者,则有胡妫川而已。戾止其厅事,名书画数幅,陈设寥寥,浑朴而近古。揖坐而谈之,状貌盎岸,而言皆有物,退而折矣,谓是可以启余之盲矣。居无何,不知妫川于何所取余,款而馆之家,命幼子受经焉。日月逾迈,寒暑已两嬗至今,初余之至馆也。不意心目间蔑视于彼,而忽骇耀于此矣。何为其然也?登其堂书而已,入其斋书而已,憩其舍书而已。琅函山架。牙签丛积。其视锦绣珍宝。

    则倍蓰其光怪陆离矣。观止矣。其蔑以加矣。迨余馆居久,乃愈识妫川邃于经,熟于史,错综诸子百家言,尤深岐黄学,尤非特此也。尤有可异者,星象也,指奕棋堪舆也,捕龙虎阳宅也,按羲索卜筮也。悬龟鉴而六壬,尤精风鉴也,具只眼而妍媸,而善恶,而邪正,而吉凶者,俱呈露而莫能遁其形。神峰则举天下穷通寿夭,归指掌之间,兵法则尝试之矣。杀贼于湖湘,升平之世无所用,妫川固秘而绝口不谈。凡此者,固又妫川之锦绣,妫川之珍宝,光怪陆离于其胸腹中者也,岂特岐黄之学哉。岐黄洋海一HT 耳,是故今者所校刊,拳拳然,殷殷然,惟古绝学,于我乎是续为快。噫吁嘻,博望诸贤,既绝而复续于自今以后也,苟非赖有好学慕古,博艺多能之妫川,将何所于传,得其人哉。假使是书仅落他人手,其漠不知宝惜者,委置于橱架,若非蠹蚀而鼠啮,即将上漏下湿,糜烂不堪,付之故簏,投之水火耳,谁复过而问哉。其知之为宝也者,则又深藏而秘之,独得以居奇,私持其术,射利于天下,疗天下之盲,以盲天下之耳目,使群惊为空前绝后奇特技,是更博其名,而其究也亦同归于尽。然则藏之名山,传诸其人者之两等人,夫岂其人哉。今妫川惜之至,惧之深,惜其艺之将绝,而又惧古之就湮,举而刊之,以广布天下,传矣。博望诸贤,不仅当年一时之盛矣,后之人苟有精其艺而擅用之美者,举皆《启蒙真谛》是宗矣。执艺以成名,名艺必具彰彰矣。嗟乎,妫川一人耳,上往古,下来兹,为之后而为之前,真欲持是以不盲天下,天下安得而测之。嗟乎嗟乎,余性疏且狂,愿大召告天下曰∶盲者可不盲,其不盲者,勿自抵于盲。当保其目,如保其心也可。

    光绪八年岁次壬午孟春上浣皖桐张寿六拙我氏序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