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一得集》 刘姓子泄泻危症治验

    作者: 未知

    舟子刘某.年十四.风餐露宿.日以为常.夏秋之交.食少乏力.肌黄腹胀.其母以为虚也.与食桂圆数日.人益困惫.胃口愈闭.腹痛泄泻.然犹勉力操舟.迨至泄泻无度.魄门不禁.肢冷脉伏.目直神昏.始延余诊.至则其母对余而泣.以为无生理也.余谛审之.舌苔白滑.口不渴饮.人不躁动.确系太阴寒湿.即慰之曰.病虽危险.尚属可救.书附子理中汤与之.用生附子三钱.持方至药铺撮药.而司柜者.谓附子多则不过一钱.从未见生附可用三钱.嘱其再来问余.余曰.我曾用六七钱而应手取效者.三钱尚是中剂.何云多也.嫌多不服.我亦不能相强.且必浓煎方效.其母以病极危笃.姑进一剂.以冀万一.于是申刻服药.至酉戌时腹中作响.渐能开言识人.至亥子时.复大泻一次.腹觉畅甚.起居自如.知饥索食.进锅巴汤半盂.次日问以病状.嘱其原方再服一剂.竟不泻.亦不服药.三日即能负物以行.群以为奇.不知古法转危为安者甚多.何奇之有.然是症幸在乡僻穷民.故能速愈.若在富贵之家.延医多人.各执己见.反多阻隔.不能愈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陈三山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
  • 作者:
    顾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