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一得集》 元虚受暑治验

    作者: 未知

    冯某年四十许.素质本虚.更患暑邪.脉极虚大而数.近人至.舌绛目赤.面色戴阳.头汗淋漓.目直视而昏.余曰.病原暑邪未透.但真元虚极.医甚棘手.当先固其元.急用四逆加人参汤.益以龙骨、牡蛎.佐以胆汁、童溺.用地浆水一杯为引.浓煎候冷.徐徐投之.服下一时许.口敛神定.目能转动.但大渴舌燥.暑象毕呈.令食西瓜.神气顿觉清.爽.次日再诊.脉象稍敛.有根而数.减去一至.为立竹叶石膏汤.服二剂.身能起而口能言.但觉困倦少食.此由胃津已耗.余烬未熄之故.乃以沙参、麦冬、石斛、知母、生甘草、银花、生扁豆、等滋养肺胃.而清余热.数剂即安.

    徐洄溪惯用此法.用之颇不易也.盖此症象白虎.开手即用白虎.用则必死.何以辨之.全在脉之虚实而已.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