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涩脉状如轻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主参伍不调.伤精亡血之病.为血痹.为寒湿入营.为心痛.为胁痛为解 .为反胃为亡阳.为肠结.为不月.为胎病.为溲淋.亦为气滞.经曰脉弱以涩.是谓久病.然亦有不同者.或人赋禀经脉不利.或七情伤怀莫解.或过服补剂.以致血气壅盛.或饮食过度.不即运化.或痰多而见独涩.或久卧久坐.体拘不运此.又非专主于伤精亡血之病也.至于虚劳细数而涩.或兼结代.死期可卜.凡诊此脉.须察病机.庶无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