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血液病学》 第二节 贫血(Anemia)

    【概论】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

    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根据国内调查资料表明正常成人血液内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的正常范围如下:

    表5-2-1 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正常范围

    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红细胞压积男4.0-5.5
    (400 550万/mm3)120-160
    (12-16g/dl)0.4-0.5
    (40-50容积%)女3.5-5.0
    (350-500万/mm3)110-150
    (11-15g/dl)0.37-0.45
    (37-45容积)%

    上述正常范围存在着地区与个体间差别。例如高原的居民正常值较高。急性失血的早期,红细胞与血浆同时成比例减少,因此血红蛋白值相对正常,出血停止数小时后,血浆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才下降。肺气肿患者红细胞增多。高血容量时,总血容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血浆容量增加,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减低,红细胞的绝对量并未改变。因此在临床工种中确定有无贫血,降了上述数字外,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将贫血分为下列4级。

    表5-2-2 贫血的临床分级

    分级血红蛋白(g/L)临床表现轻度120~91(12~9.1g/dl)症状轻微中度90~61(9~6.1g/dl)体力劳动后感到心慌、气短重度60~31(6~3.1g/dl)卧床休息时也感心慌、气短极度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