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保肺清金之剂,故曰四阴。治阴虚劳损,相火炽盛,津枯烦渴,咳嗽吐衄多热等症。
生地(二三钱) 麦冬 芍药 百合 沙参(各二钱) 甘草(一钱,生) 茯苓(一钱五分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服。如夜热盗汗,加地骨皮一二钱。如痰多气盛,加贝母二三胶一二钱,天花粉亦可。如金水不能相滋,而干燥喘嗽者,加熟地三五钱。如多汗不眠,神魂不宁,加枣仁二钱。如汗多兼渴,加北味十四粒。如热甚者,加黄柏(如易知母,更见针线,)一二钱,盐水炒用,或元参亦可,但分上下用之。如血燥经迟,枯涩不至者,加牛膝二钱。如血热吐衄,加茜根二钱。如多火便燥,或肺干咳咯者,加天门冬二钱,加童便亦可。如火载血上者,去甘草,加炒栀子一二钱。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此保肺清金之剂,故曰四阴。治阴虚劳损,相火炽盛,津枯烦渴,咳嗽吐衄多热等症。
生地(二三钱) 麦冬 芍药 百合 沙参(各二钱) 甘草(一钱,生) 茯苓(一钱五分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服。如夜热盗汗,加地骨皮一二钱。如痰多气盛,加贝母二三胶一二钱,天花粉亦可。如金水不能相滋,而干燥喘嗽者,加熟地三五钱。如多汗不眠,神魂不宁,加枣仁二钱。如汗多兼渴,加北味十四粒。如热甚者,加黄柏(如易知母,更见针线,)一二钱,盐水炒用,或元参亦可,但分上下用之。如血燥经迟,枯涩不至者,加牛膝二钱。如血热吐衄,加茜根二钱。如多火便燥,或肺干咳咯者,加天门冬二钱,加童便亦可。如火载血上者,去甘草,加炒栀子一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