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续名医类案》 倦怠欲卧

    作者: 魏之琇

    徐仲光治一痘后烦热,喘胀便溏,溺赤嗜卧,此暑伤气分,清暑益气汤而愈。

    一痘便溏,食少嗜卧,亦脾胃虚也,六君子汤加木香、枣仁而愈。

    徐仲光治一痘后嗜卧,烦热喘满,溺赤便溏,时值长夏,脾胃不足之故,用清暑益气汤治。凡痘后倦怠嗜卧,便溏减食,皆由胃虚不能生气,脾虚不能生血,运令不行,化工失职,宜六君子汤加枣仁、木香。

    一痘后嗜卧,呼之不醒,昼夜皆然,乃气虚脾弱,清气不能上升也。以五味异功散加归、芍,又与归脾汤愈。

    一痘后炎暑嗜卧,怠惰食少,口燥咽干,肌肤枯瘁,乃脾胃虚,元气弱,不能实四肢,育肌肤,而润皮毛也。况值长夏,热伤元气,以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治之。

    万密斋治一小儿,痘后发热不止,食少喜睡,又喜黑暗,乃毒痘内陷也。因问其脓水必清,痂皮必薄。果然不成脓,不结痂,但水出,皮脱而干。曰∶凡痘初出,壮热昏睡,常候也。今既收,则当邪尽正复,热退食加神爽。乃俱不然,不可治也。后忽昏冒死。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