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续名医类案》 便秘

    作者: 魏之琇

    (徐仲光治。)

    一痘,十九岁,标点时,便秘至十二朝不行,口渴狂躁,左尺脉浮大,此阴不足而津液竭也,用参、冬、归、地、知、杞、枳壳、菟丝子而便利。

    一痘后,食粽便结,痛不可按,手足搐搦,大柴胡汤加酒曲二钱而行。

    一痘后,身热便秘,此余毒结大肠也,以解毒汤治之而愈。

    一痘后,身热便燥,此辛热耗液,润燥汤愈。

    一十五岁,血热毒重,痘十八朝,忽小便不利,欲解不能,起倒竟夕,闻其大便已阻而不行者四日矣。此有燥屎结于幽门,后窍不通,故前窍亦闭。进以汤药,则小便益急而不能出,痛苦极矣。且药力未能达于至阴之下,因用胆导法,须臾二便皆通。

    一痘正出而小便秘,此气为火食也,导赤散加疏解药而愈。

    一痘泄泻溺涩,此阴阳不分,五苓散加车、通而愈。

    一痘,阴阳分而小便少,此脾肺虚也,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而愈。

    一痘溺涩,为阴虚火炎烁肺,六味地黄丸加冬、味而愈。

    一痘后小便赤色,知热在膀胱,导赤散加栀、苓、车前、竹叶、灯心而愈。

    一痘后小便不利,用五苓而愈甚,阴囊渐肿。此阴虚而渗利之,复损其阴也。六味地黄丸加肉桂、车前,又补中益气调理愈。(六味丸最为此症的对之药,既系阴虚,何取乎补中益气?)

    一老医有孙,痘既脱痂,少腹胀,小便不通。众谓痘后余毒,用利水解毒,愈胀。老医忽悟曰∶此脾虚下陷也,痘后无实症,土坚则水清。人参一两,大枣五枚,生姜五片,煎服愈。(《广笔记》。)

    万密斋治庠生余光庭,年十九岁,染痘发热,五日不出,三日未更衣,脉细而数,虽有下症,元气怯弱,不可下也。以胆导之不得通,病者烦躁,因思发热日久,毒流其中,燥粪闭塞肛门,大肠干枯,气不得行,血不得润,胆导力小,故不能通也。自立一法,取猪尿脬一枚,以猪胆汁半杯,清油半杯,蜜半杯,三物和匀入脬中,如作胆导法,取下燥屎二十余枚,气通热解,神清痘出。此法外意也。(虞天民亦有此法。)

    胡氏子出痘,乍热乍退,足冷,数日不大便,先出者犹是红点,亦不起发,此逆症也。或曰∶热微毒亦微,热甚毒亦甚,今热不甚,顺症也。曰∶不然,痘本火毒,待热而发,如发热而不烦不渴,大小便如常,精神清爽者,此热在表,无邪毒,火发越而痘易出易靥也。若烦躁不安,大小便艰,昏昏喜睡,此毒火内蕴,不得发越,表热虽微,内热则甚。今乍热乍退者,毒火来往也;大便不通者,毒火郁遏也;见红点而不起发者,毒火陷伏也;足冷者,火极兼水化,谓之逆冷也。彼不以为然,次日红点俱没,烦躁转甚,犹谓此内收也。翌日死。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叶霖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陈士铎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
  • 作者:
    陈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