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汤浸去皮尖炒黄,用去双仁者。恶黄芩、黄 、葛根。治风寒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发散。
甘,苦,温,有小毒。入手太阴肺。止嗽下气,清肺除热,润肠散结,杀虫疗疮。去头面之风邪,利胸膈之气逆。止心下之痛烦,平肺逆之喘急。奔豚惊痫悉疗,金疮香港脚亦治。
咳逆上气,炒研入蜜熬膏,食前含化。(验方第一。)
咳嗽寒热,脉弦紧,用童尿浸数日,研膏,再入童尿,煎膏服。(第二。)
头面风肿,捣膏同鸡子黄敷帛上,浓裹之,干再上,七次愈。(第三。)
小儿冬日寒嗽,杏仁、苏叶水煎。(第四。)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汤浸去皮尖炒黄,用去双仁者。恶黄芩、黄 、葛根。治风寒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发散。
甘,苦,温,有小毒。入手太阴肺。止嗽下气,清肺除热,润肠散结,杀虫疗疮。去头面之风邪,利胸膈之气逆。止心下之痛烦,平肺逆之喘急。奔豚惊痫悉疗,金疮香港脚亦治。
咳逆上气,炒研入蜜熬膏,食前含化。(验方第一。)
咳嗽寒热,脉弦紧,用童尿浸数日,研膏,再入童尿,煎膏服。(第二。)
头面风肿,捣膏同鸡子黄敷帛上,浓裹之,干再上,七次愈。(第三。)
小儿冬日寒嗽,杏仁、苏叶水煎。(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