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易读》 绿豆二百一十

    作者: 汪讱庵

    连皮用。

    甘,寒,无毒。清热解毒,下气消肿。利小便而止渴,治泻痢而除胀。解一切菜物、草木、牛马、金石、砒霜等毒。

    十种水气,绿豆半碗。黑附子一大枚,去皮脐,切作两半,同豆煮熟,空心卧食豆。次日将附子两半作四半,再入绿豆如前煮食。第三日另以绿豆、附子如前法。肿自消也,未消再作。忌生冷、盐、酒六十日。此方非近世宜用。(验方第一。)

    消渴饮水,煮汁煎作粥服。(第二。)

    心气痛,绿豆二十一粒,胡椒十四粒,同研,白汤服。(第三。)

    老人淋痛,绿豆半碗,陈皮二两,同煮成粥,再下大麻仁汁二盅。空心食之,渐服其汁。

    (第四.)

    赤痢不已,以大麻仁取汁,煮绿豆食之,效。(第五。)

    痘后痈毒,绿豆、赤小豆、黑豆为末,醋合敷。(第六。)

    感冒风寒,绿豆大把,生姜、红糖水煎。(第七。)

    三豆饮绿豆 赤小豆 黑豆用甘草水煮烂熟食之,服汁七日乃止。治天行痘疮。预服此,可解痘毒,纵出亦轻。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