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第五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

    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对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的作用不是独立进行的,整体条件下基本是以较完整的环路为单位,构成复杂的网络。这些环路的工作方式是正反馈和负反馈,有调节精确、放大效应、整合效应、自限性及级联反应等特点。以下例举几种典型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

    (一)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与Mo-Mφ环路(HPA-Mo/Mφ)

    此环路的中心成分为CRH-ACTH-GC-IL-1。具体环节如下:

    (1)下丘脑的CRH促进垂体前叶释放ACTH,后者刺激GC大量分泌,引起血中GC浓度升高。(2)ACTH及GC可分别抑制Mo-Mφ的功能,减少IL-1的生成。

    (3)受刺激后活化的Mo-Mφ生成IL-1增加,而IL-1则作用于下丘脑促进CRH释放,作用于垂体前叶诱导ACTH的分泌,也有报导IL-1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GC。

    (4)ACTH有GC限制IL-1的进一步生成,且ACTH前体POMC还可裂解释放α-MSH,而α-MSH可在中枢水平对抗IL-1对CRH分泌的刺激效应。见图10-5。

    HPA与Mo-Mφ轴系

    图10-5 HPA与Mo-Mφ轴系

    注:+兴奋 -抑制

    (二)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与胸膛环路

    此环路有如下环节:

    (1)HPA轴中ACTH和GC均可抑制胸腺的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及胸膛激素分泌。

    (2)胸腺激素中thymosin α1及thymulin等都能刺激ACTH的分泌。

    (3)胸腺中含CRH受体并可合成CRH,而CRH对胸腺的某些功能有刺激效应。见图10-6。

    HPA与胸腺轴系

    图10-6 HPA与胸腺轴系

    (三)下丘脑-垂体前叶与胸腺环路

    (1)下丘脑分泌GHRH、PRF和TRH,作用于垂体前叶,刺激GH和PRL的分泌。

    (2)GH和PRL影响胸腺的发育、细胞的功能及激素的合成,胸腺中可合成GH、PRL。

    (3)胸腺肽可刺激GH及PRL从垂体前叶释放。

    (四)下丘脑-垂体前叶-性腺轴系与胸腺环路

    (1)LHRH刺激垂体前叶释放LH/FSH,二者引起性腺分泌雄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

    (2)这些类固醇激素对胸腺功能有较强的抑制性效应,如使胸腺体积减少、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免疫功能障碍等。

    (3)胸腺肽中thymosin β4可在离体条件下刺激下丘脑释放LHRH。

    (4)胸腺还可分泌一种蛋白成分,强有力地抑制性腺分泌性激素。

    (5)LHRH也可由胸遥小皮细胞合成。

    (6)卵巢中有thymosin原的存在。

    下丘脑-垂体前体与胸腺环路

    图10-7 下丘脑-垂体前体与胸腺环路

    HPG与胸腺的联系

    图10-8 HPG与胸腺的联系

    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间有经常性的信息往返交流,此种联系对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三大系统均共享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GH和PRL既是神经内分泌激素,也可视为免疫因子,而IL-1或IL-2也可称做神经介质或神经派往素亦不为过。因此,众多信息分子的原有命名已不足以恰当概括其多重活性。免疫系统可感觉机体内环境的理化和生物性改变,同时还可能具备对感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贮及整合等功能,这引起特点与神经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免疫功能的执行服从于整体需求,如在应激条件下,免疫系统活动减弱,以保证机体充分应付与生存悠关的体内外各种条件改变。再如妊娠时,保持胎盘的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胚胎的顺利发育。已在众多疾病的病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找到神经免疫内分泌交互作用的证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提示更多疾病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联系,从而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手段和药物。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提示脑的奥秘。

    (张万会)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陈士铎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
  • 作者:
    陈修园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