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1.p59fyn的分布和结构 p59fyn为非受体PTKs src家庭的一个成员,见于多种细胞中。由于基因拼接的差异产生了两种不同形式的p59fyn。一种以高水平表达于大脑中(p59fyn),另一种主要存在于T淋巴细胞中(p59fyn)。p59fyn基本结构类似于p59fyn和p60src。它通过氨基末端豆蔻酸的基团共价结合于胞浆膜内面,羧基末端有一个负调控功能域,包括含有一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Tyr528,与p59lckTyr505和p60srcTyr527所起的功能相似。此外,p59fyn还一个自身磷酸化位 点Tyr417。
2.p59fyn的功能 p59fyn可能与T细胞活化调节有关的证据最初来自对带有lpr(lymphoproliferation)或gld(generalized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小鼠T淋巴细胞特性的研究,这些T细胞可以表达高于正常T细胞10倍的p59fyn活性。由于大量不成熟T细胞扩增,lpr和gld纯合子小鼠可发生严重的淋巴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T细胞存在着固有的酪氨酸磷酸化的TCR-ζ链,并提示ζ链磷酸化可能是由p59fyn所介导的。lpr小鼠的T细胞不能经TCR/CD3途径对刺激剂产生应答,可能是由于ζ链磷酸化可能是由p59fyn所介导的。1pr小鼠的T细胞不能经TCR/CD3途径以刺激剂产生应答,可能是由于ζ链内在的磷酸化而使TCR与PLCγ1脱偶联有关。p59fyn同TCR/CD3复合物相连结,用温和去垢剂抽取细胞膜后与抗CD3ε体一起孵育时,p59fyn可与CD3组份发生共免疫沉淀。上述所有推测表明,p59fyn是TCR连接的信号结构所必需的,与p59fyn相连TCR/CD3亚单位是CD3ε。
不成熟CD4+CD8+胸腺细胞中p59fyn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当分化为CD4+CD8-或CD4-CD8+成熟T细胞时,p59fyn表达水平增加了10倍。表明p59fyn有利于T细胞的分化。用fyn cDNA同lck启动子融合后建立的转基因小鼠,p59fyn表达水平升高约20倍,并对T细胞系具有严格的限制性。虽然转基因小鼠胸腺细胞静脉型类似于正常鼠胸腺细胞,但对TCR介导的刺激应答增强,同时伴有酪氨酸磷酸化、细胞内钙离子浓度、IL-2产生和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