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甘,寒,无毒。治诸淋茎痛,解湿热肿满。
江浙、湖湘、川陕、黔中皆有之,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高尺许。叶细如芫荽而甚薄,背面皆青,上多皱纹,皱处有沙子,状如蒲黄。不开花,细根坚强。以沙抛灯火灼者真也。
伤寒狂热,同山栀、牙硝、硼砂服之。(验方第一。)
小便不通,为末,生姜、甘草汤下。(第二。)
膏淋如油,同南滑,佐甘草末,麦冬汤下。(第三。)
血淋痛涩,新水下末。(第四。)
海金沙散金沙(二钱) 白术(四两) 甘草(半两) 黑丑头末(一两)
每服一钱,倒流水下。治腹胀如鼓,喘不卧。(诸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