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查古籍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 。食饮呕吐。久服强志,不饥,轻身,长年。生雍州山谷,十一月取。
此脂即是熊白,是背上膏,寒月则有,夏月则无。其腹中肪及身中膏,煎取可作药,而不中啖。今东西诸山林皆有之,自是非易得物耳。痼病患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除愈也。
〔谨案毒。疗时气热盛变为黄胆、暑月久痢,疳KT ,心痛,住忤。脑,疗诸聋。血,疗小儿客忤。脂,长发令黑,悦泽人面;酒炼服之,瘥风痹。凡言膏者,皆脂消以后之名,背上不得言膏。左传义云膏肓者,乃是鬲盲文误有此名,陶言背膏,同于旧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