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微寒、大寒,无毒。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
可作洗目汤。久服头不白,轻身,皮肤光泽,肥大有子。一名岑皮,一名石檀。生庐江川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皮,阴干。
大戟为之使,恶吴茱萸。俗云是樊 皮,而水渍以和墨,书青色不脱,彻青,且亦殊薄,恐不必尔。俗方惟以疗目。道术家亦有用处。
〔谨案〕此树似檀。叶细,皮有白点而不粗错。取皮水渍便碧色,书纸看皆青色者是。俗见味苦,名为苦树,亦用皮,疗眼有效。以叶似檀,故名石檀也。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味苦,微寒、大寒,无毒。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
可作洗目汤。久服头不白,轻身,皮肤光泽,肥大有子。一名岑皮,一名石檀。生庐江川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皮,阴干。
大戟为之使,恶吴茱萸。俗云是樊 皮,而水渍以和墨,书青色不脱,彻青,且亦殊薄,恐不必尔。俗方惟以疗目。道术家亦有用处。
〔谨案〕此树似檀。叶细,皮有白点而不粗错。取皮水渍便碧色,书纸看皆青色者是。俗见味苦,名为苦树,亦用皮,疗眼有效。以叶似檀,故名石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