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酸、平、有毒。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气。如人形者,有神。一名 根,一名夜呼。生咸阳川谷。
近道处处有,方家不甚干用,疗水肿,切生根杂生鲤鱼煮作汤。道家乃散用及煎酿,皆能去尸虫,见鬼神。其实亦入神药。花名 花,优良。
〔谨案〕此有赤白二种∶白者入药用,赤贴肿外用。若服之伤人,乃至痢血不已而死也。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味辛、酸、平、有毒。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气。如人形者,有神。一名 根,一名夜呼。生咸阳川谷。
近道处处有,方家不甚干用,疗水肿,切生根杂生鲤鱼煮作汤。道家乃散用及煎酿,皆能去尸虫,见鬼神。其实亦入神药。花名 花,优良。
〔谨案〕此有赤白二种∶白者入药用,赤贴肿外用。若服之伤人,乃至痢血不已而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