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新修本草》 石龙芮

    作者: 苏敬等20余人编写

    味苦,平,无毒。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平肾胃气,补阴气不足,失精,茎冷。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令人皮肤光泽,有子。一名鲁果能,一名地椹,一名石熊,一太山川泽石旁。五月五日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阴干。

    大戟为之使,畏蛇蜕、吴茱萸。 今出近道,子形粗,似蛇床子而扁,非真好者,人言是蓄菜子尔。东山石上所生,其叶芮芮短小,其子状如葶苈,黄色而味小辛,此乃实是也。

    〔谨案〕今用者,俗名水堇。苗似附子,实如桑椹,故名地椹。生下湿地,五月熟,叶、子皆味辛。山南者粒大如葵子。关中、河北者细如葶苈,气力劣于山南者。陶以细者为真,未为通论。又《别录》水堇云∶主毒肿、痈疖疮、蛔虫、齿龋。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龚廷贤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东轩居士
  •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