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形色外诊简摩》 三人篇

    作者: 周学海

    (出《灵枢》)

    人之肥瘦、大小、寒温,与其气血多少,各有度也。何者?人有肥、有膏、有肉。 肉坚,皮满者,肥。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此言三人之形体也。)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此言寒热,是指其人本身气血之寒热,非发寒发热,恶寒恶热之病也。凡人身皮肉之温,拊之各有轻重不同,是本于禀赋也。)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此言肥瘦大小。)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言气血多少。)此别于众人者也。众人者,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大不小,自称其身,命曰众人。(推论众人。)故治者,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无失常经。是故膏人者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也。(此概言治法,并补醒三形。)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
  • 作者:
  • 作者:
    罗浮山人
  • 作者:
    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