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一)正常眼
B型超声图上可显示眼球及眼眶内结构,眼球壁为强回声光环,呈园形,前部为晶状体前后缘光带,其后为玻璃体暗区及眼球后壁。自眼球前壁至后壁长约24mm。球后为锥形眶壁强回声带,尖端向后,其中为密集均匀强回声。自眼球后壁中部有一弱回声带向眶尖延伸此为视神经回声。
(二)眼内异物
B型超声图显示金属异物为强回声光点,其后方多有慧星样多次反射,非金属回声较弱但仍比眼球后组织回声强。
(三)眼球内肿瘤
B型超声显示眼球内实质性肿物、自眼球壁向玻璃体腔隆起、肿瘤可能呈园形或为不规则形,边界多整齐。
(四)球后肿瘤
B型超声显示眶内出现弱回声区,肿瘤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小肿瘤使眶内脂肪回声变形,大的肿瘤常使眼眶壁受侵犯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