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物理诊断学》 第三节 淋巴结

    人体淋巴结约有600~700个,临床上一般只能检查身体各种表浅的淋巴结。健康人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不超过1厘米,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不易触及,无压痛与毗邻组织粘连。

    表浅淋巴结呈组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接受一定部位的淋巴液。如耳、乳突区的淋巴结接受来自头皮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接受口底、颊粘膜、齿龈等处淋巴液;颏下淋巴结群收颏下三角区内组织、唇和舌部的淋巴液。颈深部淋巴结收集鼻咽、喉、气管、甲状腺等处淋巴液;右锁骨上淋巴结接受气管、胸膜、肺等处淋巴液;左锁骨上淋巴结接受食道、胃肠等器官的淋巴液。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是淋巴液回流入腋窝淋巴结;下肢、会阴部淋巴液回流入腹股沟淋巴结。当身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或癌肿时,微生物或癌细胞可沿淋巴管蔓延,到达该器官或该部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压痛,因而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图4-3-1)。

    颈部淋巴结群

    图4-3-1颈部淋巴结群

    检查淋巴结时,一定要按顺序进行,以免遗漏,一般可自枕骨下、耳后、耳前、颌下、颏下、颈后、颈前、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直至月国窝等处淋巴结。检查颌下,颏下淋巴结时,应让病人头稍低下,使局部松弛后,进行滑动触诊。检查头颈部淋巴结时,也可站在病人背后进行触诊(图4-3-2)。检查腋窝时,使病人前臂稍向外展,医生以右手检查左侧,以左手检查右侧触诊由浅入深,直至腋窝顶部。滑车上淋巴结的检查法:检查左侧时,医生以左手托病人的左上臂,用右手指在滑车上由浅入深地进行触摸;检查右侧时,医生以右手托扶病人的右上臂、用左手指进行检查。发现有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大小、数目、硬度、表面光滑度。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并注意其表面皮肤有无红肿或瘘管。

    锁骨上淋巴结检查法示意图

    图4-3-2锁骨上淋巴结检查法示意图

    淋巴结肿大可分为局限性与全身性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于附近组织的局部炎症引起的急性淋巴结炎、常见的如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可引起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淋巴结炎质地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慢性期则质地较硬、疼痛轻微。

    2.淋巴结结核常发生颈部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大小不等、质软、可有粘连,晚期可破遗并发生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癜痕。

    3.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形身体各部位器官的恶性肿瘤均可向所属淋巴结转移,如胃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鼻咽癌向耳下淋巴结转移,胸部癌肿可转移至右锁骨上或腋下淋巴结群。转移的淋巴结质地坚硬,无压痛、易粘连而固定。

    全身淋巴结肿大,可遍及全身表浅的淋巴结,大小不等,无粘连,常见于淋巴结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某些病毒性感染如风疹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