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精义》 论持手诀消息法

    夫诊候之脉法,常以平旦为纪,阴气未散,阳气未动,饮食未进,血气未乱,经脉未络脉调匀,故乃可诊有疾之脉。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内经》所谓持脉有道,以虚静为保。但可澄神静虑,调息凝心,视精明,察五色,听声音,问所苦,方始按寸尺,别浮沉,以此参照决死生之分矣。复观患人身形长短肥瘦,老少男女,性情缓急,例各不同,故曰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谓如室女尼冠脉当濡而弱;婴儿孺子之脉细而疾;三四岁者,呼吸之间,脉当七、八至为平。比夫常人,特不同耳!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男子左脉大者顺,女子右脉大者顺。大凡诊脉先以中指揣按掌后高骨,骨下为关;得其关位,然后齐下两左右二指。若臂长人,疏排其指;若臂短人,密排其指。三指停稳,先诊上指曰寸口,浮按消息之,中按消息之,重按消息之,上境消息之,下境消息之,推而外之消息之,推而内之消息之;然后先关、后尺消息之,一类此。若诊得三部之中,浮沉、滑涩、迟疾不调,何病所主,外观形色,内察脉候,参详处治以忠告之。不可轻言谈笑,乱说是非,左右瞻望,举止忽略,此庸医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汪绮石
  • 作者:
    薛己
  • 作者:
    薛己
  •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作者:
    张介宾
  • 作者:
    张介宾
  •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作者:
    林佩琴
  • 作者:
    朱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