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查古籍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许白云云。有一师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是时疫气大行。
热。作伤寒治。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剧。予诊三部无寒邪。但肝脉弦长上鱼际。宜用抑阴之药。遂用此方。
秦艽 黄芩 硬柴胡(各五钱) 赤芍药(一两) 生地黄(一两酒蒸捣膏)
为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乌梅汤下。日进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