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痈疽、对口、大疮内外腐肉已尽,惟结痂脓时,内肉不粘连者,用软绵帛七、八层放患上,以绢扎紧,将患处睡实数次,内外之肉自然粘连一片,如长生成之肉矣。有患口未完处,再搽玉红膏,其肉自平矣。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痈疽、对口、大疮内外腐肉已尽,惟结痂脓时,内肉不粘连者,用软绵帛七、八层放患上,以绢扎紧,将患处睡实数次,内外之肉自然粘连一片,如长生成之肉矣。有患口未完处,再搽玉红膏,其肉自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