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伏兔穴处忌生疽,肿硬针灸不相宜,疼痛彻心寒热作,胃火毒滞溃难医。
【注】经云∶伏兔不宜生疮。盖伏兔乃胃经穴道,在膝盖之上六寸正中,用力大如掌,一堆高肉处,禁用针灸。始发,寒热交作,疼痛彻心,由胃火毒滞而成。溃后最难收敛。初治同附骨疽,溃按溃疡门。
伏兔疽图(图缺)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伏兔穴处忌生疽,肿硬针灸不相宜,疼痛彻心寒热作,胃火毒滞溃难医。
【注】经云∶伏兔不宜生疮。盖伏兔乃胃经穴道,在膝盖之上六寸正中,用力大如掌,一堆高肉处,禁用针灸。始发,寒热交作,疼痛彻心,由胃火毒滞而成。溃后最难收敛。初治同附骨疽,溃按溃疡门。
伏兔疽图(图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