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骨蝼疽生臂外廉,经属阳明忧怒缠,疮疼根束多善顺,紫晕腐串七恶难。
【注】此证生于臂外侧前廉,大骨之后,属手阳明大肠,由忧郁暴怒凝结而成。初如粟豆,旬日大如桃李,肿硬疼痛,疮根收束,多见五善之证者顺;若紫晕开大,腐烂斑点,串通肌肉,抽搐拘急,多见七恶之证者逆。始终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骨蝼疽图(图缺)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骨蝼疽生臂外廉,经属阳明忧怒缠,疮疼根束多善顺,紫晕腐串七恶难。
【注】此证生于臂外侧前廉,大骨之后,属手阳明大肠,由忧郁暴怒凝结而成。初如粟豆,旬日大如桃李,肿硬疼痛,疮根收束,多见五善之证者顺;若紫晕开大,腐烂斑点,串通肌肉,抽搐拘急,多见七恶之证者逆。始终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骨蝼疽图(图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