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阴阳相半属险证,阳吉阴凶生死昭,似阳微痛微 肿,如阴半硬半肿高。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敛为脓饶,五善之证虽兼有,七恶之证不全逃。若能饮食知味美,二便调和尚可疗,按法施治应手效,阳长阴消自可调。
【注】凡痈疽,似阳不甚 热肿痛,似阴不甚木硬平陷,此属半阴半阳之险证。若渐生善证则生,渐生恶证则死也。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阴阳相半属险证,阳吉阴凶生死昭,似阳微痛微 肿,如阴半硬半肿高。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敛为脓饶,五善之证虽兼有,七恶之证不全逃。若能饮食知味美,二便调和尚可疗,按法施治应手效,阳长阴消自可调。
【注】凡痈疽,似阳不甚 热肿痛,似阴不甚木硬平陷,此属半阴半阳之险证。若渐生善证则生,渐生恶证则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