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大成》 游风

    作者: 祁坤

    游风者.为肌肤倏然 赤肿痛.游走无定.由风热壅滞.荣卫不宣.则善行而数变矣.较之丹毒.只红肿起粟而不走.故与游风为异耳.其风热者.则色赤.宜小柴胡汤.加防风、连翘清之.内热甚者.紫雪散下之.肿势甚者.砭之.风寒者.则色白.宜荆防败毒散散之.再血热者.四物汤加柴胡、栀子、丹皮.胃虚者.补中益气汤.加防风、羌活.肝肾虚热者.宜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以滋化源.则火自息.风自定.痒自止矣.误用祛风辛热之药.复伤元气.则容风内淫.血随火化.反为难治.赤肿游入腹者不治.宜与小儿赤游风门参考.

    有因过饮烧酒而得者.饮冷米醋一二杯即解.此又是似而非也.宜细辨之.

    荆防败毒散 补中益气汤 六味地黄丸(俱见首卷)加味逍遥散 小柴胡汤(俱见瘰 门)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