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大成》 肩部

    作者: 祁坤

    经络肩之上廉属手足少阳经.前廉属手阳明经.后廉属手太阳经.

    肩疽生于肩.肿赤引背.灵枢为 痈.甚连脑胁.治宜汗之.须汗.出至足无害.四五日内逆.KT 之.一灸会宗穴三七壮.甚者灸肩真穴七壮.

    肩痈生肩外垂骨两接骨处.恐脓深彻骨.虑伤筋脉拘挛.宜缓筋之药饵之.

    过肩疽肿发两肩及两膊连胛骨者.一名干疽.一名丁疽.令人寒战口噤.身热不赤.此手足三阳交会之所由.风袭热郁所致.十日可刺.无血者死.

    太阴疽生肩胛骨上.一名肩后疽.属手太阴肺经积热所致.即莲子发也.若色黑喘嗽.大渴胸满.脉微者不治.

    蜂窠疽生于肩前一二寸.先热后寒.皮赤.溃有四十九窍.形如蜂窠.灸三间穴二七壮.

    上按症与肿疡溃疡总治例同法.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庞安石
  • 作者:
    郑寿全,字钦安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吴坤安
  • 作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作者: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