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大成》 察形色顺逆法

    作者: 祁坤

    凡阅人之病.必先视其形色.而后与脉病相参.诚识于始.以决其终.百无一失矣.曷言之.阴病见阳色.腮颧红鲜.阳病见阴色.指甲呈青.此二者俱死.又身热脉细.唇吻反青.目珠直视者死.面如涂脂.色若土黄、油腻、黑气涂抹者死.唇舌干焦.鼻生烟煤.眼神透露者死.形容憔悴.精神昏短.身形缩小者死.喘粗气短.鼻 睛露.语言谵妄者死.循衣摸床.遗尿失禁.撮空者死.头低项软.眼视无神.吸吸短气者死.皮破无血 肉绽烂班.麻木不知痛庠者死.齿黄色如煮豆.唇白反理无纹.耳黑枯焦不听.人中缩而坦平.口张气出无回闭.鼻煽相随呼吸行.汗出如珠不散.痰若胶而坚凝.出血红如肺色.指甲弯而滞青.神昏神浮.神乱神离.缁衣生满面.黑气惨天庭.逢之都没命.法在此中评.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